首页

苏曼女王百度云

时间:2025-05-25 23:11:31 作者:乐伴15载 “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 浏览量:11038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乐伴15载 “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

  中新社记者 韩辉

  2025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近期在五大洲全面开赛。目前,部分赛区正处于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阶段;另有部分赛区已圆满完成赛事。

  “今年,奥克兰地区有117名选手报名参加‘水立方杯’比赛,参赛选手年龄跨度较大,从10岁到50岁不等。”新西兰华星艺术团团长周晓雯说。

  周晓雯表示,自2012年参与新西兰赛区组织工作以来,她亲历了“水立方杯”的成长历程。“10余年来,许多华裔青少年在歌唱中学习中文,在音乐里邂逅古老东方的浪漫与温情。”

  “‘水立方杯’不仅为华侨华人搭建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也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学唱中文歌、亲近中国文化的契机。”日本东京赛区负责人杜海玲告诉记者,东京赛区决赛将于5月31日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目前已有5名日本友人组选手晋级决赛。

  杜海玲表示,近年来,许多日本友人十分投入地参加“水立方杯”中文歌赛,其中一名叫寺本幸隆的选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从事人才培训工作的寺本幸隆,五年前开始学唱中文歌,经过专业指导,如今他已能完整演唱《甜蜜蜜》《夜来香》等中文歌曲。

  今年,寺本幸隆在“水立方杯”东京赛区舞台上演唱经典歌曲《龙的传人》。“这位日本选手自首次参赛起,就表现出对中文歌曲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无论是发音细节的处理,还是情感方面的表达,他都投入了大量时间与心血。”杜海玲说。

  南非约翰内斯堡赛区负责人、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介绍,今年正值“水立方杯”赛事举办15周年,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约堡赛区在赛事组织上进行创新,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歌唱技巧占总分的85%,舞台表现占10%,服饰与礼仪占5%。同时首次增设了成人组别,并通过社交媒体对初赛进行直播。

  黄晶晶说,约堡赛区每年吸引上百位中外选手登台追梦,他们用歌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温暖与力量。“水立方杯”早已超越单纯的比赛范畴,成为连接侨胞情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会长刘芳勇多年来一直参与“水立方杯”阿根廷赛区的组织工作。他告诉记者,“水立方杯”在阿根廷已经发展成为跨越国度、种族和文化的主题活动。许多选手通过参与这一赛事迈出重要一步,有的甚至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刘芳勇向记者讲述了阿根廷选手马蒂亚斯的经历。马蒂亚斯原本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在参与“水立方杯”比赛的过程中,他逐渐被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此后,马蒂亚斯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中文、钻研中国音乐与历史,甚至专门拜师学习中国传统乐器二胡。

  在刘芳勇看来,“水立方杯”之所以能常唱常新,是因为中文歌成了大家共同的语言,相聚水立方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温历史经典 京剧《瑶山春》在广西南宁上演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0月1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汽车城”长春首季捷报频传 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今年,非盟系列会议的主题是“培养适应21世纪的非洲人:在非洲建立富有韧性的教育体系,让更多人获得包容、长期、优质且符合实际的学习机会”。“今年非盟系列会议的主题与中国去年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的主旨不谋而合。”与会的非盟反腐败咨询委员会报告员玛尔特·多尔卡古姆·布拉兰加说,中国在非洲援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资料,为当地高校学生提供奖学金赴华留学深造,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陈文清在俄出席第十二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国际会议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始终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认知,一直试图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日本政府不断违背和平宪法宗旨和“专守防卫”原则,持续渲染周边国家威胁,连年增加防卫开支,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晚年的森村诚一对日本社会右倾化深感忧虑,他坚持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宪法奋力疾呼。“战争是人类的天敌,不仅导致人类相互残杀,还会荒废精神、破坏文化。”他多次在日本媒体发表评论,谴责日本政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通过修改教科书掩盖日本侵略历史。

因“个人原因”辞职未满1个月的他,主动投案了

“通过前期采集的大量生物信息,我们建立了基于AI识别的物种自动识别系统,实现了对华东地区常见30余种大中型哺乳动物、150余种鸟类、70余种两栖爬行动物的图像和声音识别,以及对800余种昆虫,500余种水生生物的DNA识别。”

俄罗斯政商代表团参观长春汽博会寻合作

2023年1月至今,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累计接待各类团建、研学5000余人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20余场,吸引游客2万余人,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